西南财经大学大学生劳动教育
工作简报
(第二期 10月15日-10月30日)
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将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充分发挥劳动教育在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的综合育人功能,创新体制机制,注重教育实效,着力打造具有西财特色的“5+4+4”新时代大学生劳动教育模式。10月15日-10月30日大学生劳动教育工作简报如下。
一、科学统筹,做好劳动教育顶层设计
1.学校印发《西南财经大学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学生劳动教育的实施办法》和《西南财经大学新时代大学生劳动教育工作指引》,明确工作思路,突出关键环节,明晰工作职责。
2.学生工作部联合教务处、发展规划处赴四川农业大学开展劳动教育工作专题调研,探讨大学生劳动教育校际合作事宜。双方就劳动教育课程建设、共建劳动实践基地、师资共享等事宜达成合作共识。
3.学生工作部与会计学院前往温江区教育培训学院和社区街道洽谈劳动教育基地和劳动教育项目合作。
4.教务处组织本科生课程咨询委员会研究讨论劳动教育云课堂开设和劳动竞赛课程化方案。
5.后勤服务总公司加强校内劳动教育基地建设,启动“校园农场”建设项目。“烹饪技能实训”“红十字救护员技能实训”正常行课,参训学生176人。
6.学生工作部、马克思主义学院组织百余名学生开展“社会大课堂”生产劳动实践。走进田间,干农活、知农事、体农情,‘劳’获金秋,活动获得教育部官方微博“微言教育”、人民网、光明网、央广网等十余家主流新闻媒体报道。
二、综合施策,落实落细大学生劳动教育
7.制定“劳动教育工作计划”。各学院(中心)根据学校劳动教育实施办法与工作指引,结合本单位人才培养实际情况,突出特色亮点,制定“劳动教育工作计划”,落实落细学校劳动教育工作部署。
8.举办劳动教育主题研讨会。国际商学院与四川农业大学农学院举办“劳动教育与人才培养交流研讨会”,签订合作框架协议。金融学院召开“劳动教育课程建设研讨会”。会计学院、统计学院、公管管理学院学院组织召开“新时代大学生劳动教育工作研讨会”。
9.大学生劳动教育基地建设。人文(通识)学院建立四川省农业“五新”实训基地,聘请温江区农业局三位专家作为校外劳动教育实践导师;统计学院建立蒲江县成佳镇劳动教育基地,考察调研劳动教育项目。
10.开展系列劳动教育实践活动。人文(通识)学院教师带领学生前往温江区万春灵犀园艺场、四川省农业“五新”实训基地、四川农业大学现代农业研发基地进行农业劳动生产实践,参与师生200余人。开展“校园自行车整理公益劳动”实践活动,参与学生300余名。会计学院组织学生前往温江区鲁家滩开展环境卫生整治劳动实践。“我校园 我爱护”活动参与学生670余人次。“我寝室 我清洁”活动日常化,“寝室卫生自我管理委员会”组织开展寝室卫生与安全抽查。
11.开展劳动主题教育活动。会计学院举行劳动教育主题班会,举办“行业知识技能训练营”;统计学院开展“立足新时代,劳动育未来”主题团日活动、公共管理学院开展“倡导光盘行动”“厉行节俭”主题团日活动,大力弘扬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