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财经大学大学生劳动教育
工作简报
(第十四期 2021年10月8日-2021年10月30日)
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将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充分发挥劳动教育在“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的综合育人功能,创新体制机制,注重教育实效,着力打造西财“5+4+4”新时代大学生劳动教育模式。
一、强化劳动价值观培育,学习劳动精神
在校内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凝聚学生奋进力量。会计、人文(通识)学院召开劳动教育主题研讨会和各班主题班会,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劳动价值观。财税学院举行第13期发展对象培训班交流研讨会暨劳动教育主题教育活动。国际商学院组织本科生赴成都铁路港和亚蓉欧国家馆参观,浸入式体验当地劳动成果和文化。法学院组织开展“美好青春,劳动创造”征文活动,让崇尚劳动在校内蔚然成风。
二、建好劳动教育金课,提升劳动素养
开好上好三门劳动实践课程,用劳动播种希望、收获果实。10月以来,利用《果蔬种植技能实训课程》第一、二课堂,组织学生开展常态化基地环境管护45次、间苗移栽2次、蔬菜追肥1次、病虫害集中管护1次,各学院(中心)责任耕地管护情况良好。10月14日,教育部党史学习教育指导组来到烹饪基地参观《烹饪技能实训课程》公开课,现场观看同学们的烹饪过程,并对学校的劳动教育工作给予肯定。2021年秋季学期《红十字救护员技能实训》课程于10月底顺利结课。通过6周的理论与实践操作培训,总共61名同学全部顺利通过理论考试、心肺复苏实践操作考试、骨折固定与止血包扎考试。
三、深化“四大矩阵”实践系,获得劳动体验
(一)积极建好“Swufe校园生活家”自我服务阵地
聚焦日常生活,提高自我服务能力。各学院(中心)常态化开展“耕读田园”劳动实践基地日常管理和“我校园我爱护”活动,学生参与总人次分别为1024人次和2506人次,“耕读田园”劳动实践基地日常管理学生参与人次较上个月增长46%。10月22日,会计学院心理工作坊的26名同学,在学校烹饪技能实训基地内开展主题为“烹饪&心理”的实践活动。学生通过参与水煮牛肉的制作,去感受烹饪过程中自己的心理变化,体会劳动的不易。马克思主义学院开展“四美寝室”创建活动,促进同学们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营造和谐文明的寝室文化。
(二)积极组织“社会大课堂”生产劳动实践
聚焦田间农事,涵养学生劳动情怀。10月26日,学生工作部组织师生前往四川农业大学现代农业研发基地中心,开展“社会大课堂”生产劳动实践活动。20余名师生在专业老师的指导下在田间劳作,进行油菜种植。经济信息工程学院组织学生开展插花活动,增强动手能力。经济与管理研究院开展“鱼凫同心 涉水归来”文化交流实践活动,由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副教授、中国插花花艺协会理事、国家插花技师蒋跃军介绍插花艺术,并对师生开展花篮、花瓶插花培训。10月21日,中国西部经济研究中心赴蒲江县茶韵天成乡村旅游专业合作社开展劳动实践教育活动,组织同学们进行采茶趣味比赛。
(三)精心策划专业类劳动创新实践
聚焦专业技能,提升核心素养。10月15日,会计学院开展计算机应用与软件操作相关培训。财税学院组织30名同学参访“腾讯科技(成都)有限公司”,了解企业规章制度与行业知识,并组织开展四川省财税实务技能大赛,培养学生服务社会所需的专业技术技能。
四、筑牢劳动教育共同体,夯实支撑保障
(一)加强校地合作,拓展劳动育人基地
持续深化校外劳动教育基地建设。10月26日,经济与管理研究院与成都市温江区和盛镇綦临社区签订了共建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合作协议,助推校地合作发展深度融合,服务地方经济发展。10月14日下午,经贸外语学院组织学生党员、团员代表30余人赴崇州五星村菜米多农场劳动教育基地开展实践活动,并向菜米多农场负责人颁发学院劳动教育校外指导老师聘书。
(二)建强学生队伍,发挥劳动育人功能
积极发挥劳动教育中学生的主体作用。经济学院成立田间劳动记录群QQ群,同学们每天进行心得分享。法学院成立劳动育人中心,负责组织开展学生各类劳动实践活动。特拉华数据科学学院组建劳动实践小组,定期巡视果园和耕地。